重庆、成都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北京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上一周,教育部展开马不停蹄的调研,调研路线跨越数千公里,主线却一以贯之:让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让教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资料图)
什么是“快变量”?过去10年,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大中专院校为我国输送上亿名毕业生,用教育“武装”的数量巨大的劳动者成为中国腾飞的翅膀;高校专利转化金额从2012年的8.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8.9亿元,夯实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北斗”组网、“羲和”逐日,一件件国之重器背后都蕴含着教育人的努力,进一步筑牢强国之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关键变量,是民族复兴的加速器。
与过去不同的是,我国教育事业已从规模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变量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意味着,教育将更大程度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综合国力与人民福祉。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的急需,“快变量”的“快”意味着要与时间赛跑,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只争朝夕”。
面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作答的铃声已经响起——在上周教育部几次调研和部省会商会议的消息中,“推动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建设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等表述频频出现——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已成为答好试卷的关键。
此次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一站选择了广东,其实也包含了一条教育与经济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与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院系学生交流,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是2010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建的,此次马克龙随行的法国电力公司作为创始人和合作方也参与其中。该公司与广东合作项目——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也是中法两国能源领域在华最大合作项目。而该学院成立以来为广东乃至中国的核电力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直接推进了广东核电、中国核电的发展。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准成正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解读:“我国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到2035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有赖于教育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未来5年,我国一半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将接受高等教育。
这是一种“快”。
以产教融合为重点和特色的职业教育是另一种“快”。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见成效。本月初,广东省教育厅核准《珠海格力职业学院章程》,今年9月,这所由格力电器全额出资创办的职业学院将迎来首批学生。近年来,企业家“办学潮”兴起,其底层逻辑正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密切联系。对此,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明确表态:“人才的培养会驱动企业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同时也将会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年拿出不少于5亿元投入职业教育,格力“赚”到的是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只赚不亏。
中国之“快”,其实已经有许多诠释——是“基建狂魔”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和谐号”“复兴号”的朝发夕至,如今,也会是教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发力。
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理解为一个增函数,如今,教育这个“X”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