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话出自《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资料图片)
4、” 天地不仁: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
5、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独立性。
6、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所以说不仁。
7、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
8、祭祀时,人们用匣子把刍狗装着,给刍狗披上华丽的绣巾,庄重地把它供在神前,并不是爱它;祭祀毕,任人践踏,弃之不顾,还把它烧掉,也不是恨它。
9、人闪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和物亦然。
10、见《庄子·天运》。
11、 圣人不仁:道家的圣人效法天地,王弼所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说圣人不仁。
12、 橐龠:橐是牛皮袋,古人冶铁,用以鼓风炽火。
13、龠是竹制吹管,连通牛皮袋以吹风。
14、橐龠即古风箱。
15、 屈(jue)<二声>穷竭的意思。
16、 数穷:物有定数,数穷而终。
17、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爱之心的,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爱之心的,任由百姓自然生活。
18、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风箱吗?当中虽是空间,而生生不穷,发动起来不断地出风。
19、言多有失有失,不如守中不发言,行不言之数,顺应万物之自然。
20、 这是老子的“无为之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