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探访气象工作那些事儿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 文/图
(相关资料图)
室外温度12度,体感温度10.3度,降水概率7%,湿度33%,云量100%,东南偏东风3级,能见度16.1km……你是不是也有过疑问,这些熟悉的天气数据从何而来?
在位于崆峒区绿地广场工商联大厦的平凉市气象台,每天有大量的天气预报预警“产品”在这里“生产”,经过层层传送,进而为人们工作安排、公众出行等提供参考。
3月21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平凉市气象台,见到了正在分析天气图的李常德。36岁的李常德是平凉市气象台的副台长,更是一名有14年工作经验的预报员。当记者问到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他一边打开桌面上的PPT,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首先是通过卫星观测、雷达观测、地面观测和其他观测等方法进行气象资料的收集。”李常德介绍,在每日一定时间,各地气象站将地面常规观测、高空探空观测的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与卫星、雷达收集到的数据一起传到国家气象台,国家气象台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后,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等,再将它们转发到全国各地,就构成了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密集的气象站网是精准预报的基础。”李常德说。
“有了‘原材料’,预报员就可以通过传统的天气学方法进行气象要素分析,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气象要素预报订正。”李常德认为,无论是这两种方法,或是其他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当天气情况复杂时,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专题会商,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使预报结果尽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
“现在需要发布沙尘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采访中,市气象台根据实况和预报,预计未来12小时,全市将出现5~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级以上,并伴有沙尘天气,其中静宁县、庄浪县、崆峒区等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扬沙或浮尘天气。
李常德也随之忙碌起来……在确认预警信号均已通过微信、邮箱、短信等方式向相关部门发送成功后,他向记者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市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1期、气象信息专报71期、预警信号123期,向市委市政府及防灾减灾成员单位专题报送过程服务报告3期,启动应急响应5次。
“每一份预警信号背后,都是复杂有序的流程。”李常德表示,气象预警信号,同样是在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的流程得来的,即根据《甘肃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实施细则》,将研判得出的预报数值与预先通过研究设定好的预警级别标准临界值进行比较,合乎条件时,即启动发布相应类型与级别的气象预警信号。
当预报预警发出后,气象部门的工作仍没有结束,一方面,预报和预警需要随时更新;另一方面,发布相关产品侧重提醒各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减少损失。那么,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都具体应用在哪些方面?
“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静宁苹果百亿级产业链、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生态环保、兜住民生底线……”李常德表示,去年,在应对4月17日至19日和5月1日至2日的低温冻害过程中,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强化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双复盘,聚焦地方林果业发展重大风险点,强化开花期预报和低温过程预报分析应用,提前20天定标灾害风险,发布《苹果开花期明显提前早做预防非常关键》专报,由于防御时间充裕、措施有力,全市果园未造成明显冻害。截至去年11月,苹果总产量达21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成立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专班和专家团队,主动对接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业务“共振”,制作发布干旱评估、苹果花期冻害、农业气象旬月报及气候预测等服务“产品”37期,开展春耕春播8期、夏收夏种10期。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区域监测站187个,共同组成地面综合观测网,可以第一时间捕获天气动态,同时精准测得风移云动背后分钟级至秒级的精密数据。“数值预报经过发展,已能够有效预报未来7天左右的天气变化,随着我国GRAPES数值模式的业务运行,我国已经实现了数值预报系统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市气象台台长王若升表示,随着更多智能化观察仪器的使用和数值预报能力的提升,气象预报更加精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便利。
记者手记:气候变化关系着每一个普通人,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记者呼吁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减缓遏制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